1、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厭氧消化技術,即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厭氧微生物將廚余垃圾等有機廢棄物中有機質進行分解利用并轉化為CH4、CO2、微生物細胞等物質的生物化學過程。在實現廚余垃圾減量化的同時可以產生 H2 與 CH4 等能源,由于具有反應效率高、動力消耗低、實現沼氣能源回收、制備高附加值副產物等優勢,是目前常用的有機廢棄物處理方法之一。隨著垃圾分類政策不斷推進落實,針對廚余垃圾的厭氧消化技術在2020年取得了相當的進展,下面就技術研究突破、工程案例進展和相關問題剖析等角度進行回顧。
2、技術研究突破
廚余垃圾厭氧消化預處理手段的開發是現階段研究的一項重點。北京工商大學劉伊等采用高溫濕熱預處理廚余垃圾,目的是提高廚余垃圾中大分子有機質的溶解性,進而促進廚余垃圾的資源利用率和生化處理潛能。而蘭州交通大學Zhen等采用微氧預處理的方式,促進微生物對小分子有機物的利用和分解,提高了廚余垃圾厭氧消化的產氣效率,縮短了消化時間。清華大學蔣建國等針對廚余垃圾 C/N較低、營養元素不均衡等特征,導致厭氧消化體系揮發性有機酸和氨氮的累積、降低CH4 產率等問題,開發了超聲、堿熱、微波等基質預處理手段,強化廚余垃圾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大分子有機物溶出分解,有效提高后續厭氧消化的效率,且有助于提高反應系統產沼速率,在較短時間內釋放產氣潛能。
另一方面,將廚余垃圾與其他有機廢棄物混合共消化,其不同基質間對產沼的協同效應也不容忽視。
電話:13968101017
郵箱:2708140300@qq.com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拱墅區豐潭路430號 豐元國際大廈B座1607
CopyRight © 杭州鵬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www.mitcsummitmelaka.com 站點地圖 浙ICP備14022550號-1